中新經緯12月24日電 題:2025年存款利率下降或促使存款繼續“搬家”
作者 蘆哲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聯席所長
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適度寬松”的基調上進一步指出“適時降準降息”,貨幣政策寬松的方向和空間更加明確,無風險利率持續下行或將繼續打開存貸款利率下調空間。
2024年二季度以來“存款流向理財及資管產品”一度成為壓降債券收益率的主要交易邏輯,9月末股票市場回暖也帶動部分存款“跑步入市”。展望2025年,存款利率下降或對存款繼續產生“搬家”(外溢至理財或股票市場等)效應。
“降息”環境下,替代效應凸顯。存款利率調降引發存款尋求更高收益的替代品,在風險偏好不變的情況下存款會選擇理財等低風險資管產品,在風險偏好上升的情況下存款便會流入股市。調降存款利率也會產生“收入效應”:隨著利息收入下滑,為了對沖利息減少帶來的收入緊縮,居民和非金融企業增加更高收益的定期存款,這樣在風險偏好不變的情形下,調降存款利率也會引致存款從“活期”向“定期”搬家,由此產生“存款定期化”,就會帶來非銀存款的“超額”增長。
2022年至2024年因利率系統性下行,存款“搬家”成為推動流動性“價”和“量”變化的重要因素,2025年,存款“搬家”過程將繼續影響M2(廣義貨幣)和M1(狹義貨幣供應量)等宏觀流動性指標的“量”和“價”。在“量”上,2025年預計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約等于M2增速,而大于貸款增速。2025年政府債券融資規模與財政支出規模有望遠超2024年,直接融資規模相對間接融資規模仍有持續擴張的空間,預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約35萬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16萬億-19萬億元。加之“化債”舉措化解M1同比增速下滑壓力,“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推動包括存貸款利率在內的無風險利率中樞下移的同時,或繼續推動存款“搬家”。
在“價”上,2025年市場或將延續“非銀充裕、銀行中性”格局。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2025年將保持充裕的流動性供給。預計DR007(銀行間存款類金融機構以利率債為質押的7天期回購利率)與主要政策利率保持10-15基點中樞利差,存款“搬家”雖可能繼續左右流動性分層(指不同金融市場主體流動性存在明顯差異和分化的現象),但對非銀負債端沖擊或弱于2024年二季度,預計R007(銀行間市場7天回購利率)與DR007大概率也維持10-15基點中樞利差。
基于不同利率之間的“資產比價”效應,債券利率或不斷走低。2024年11月末迄今,“銀行降負債成本”和“降息”預期升溫成為利率下行的主線。從“降息”預期看,10年期利率或已透支20-30基點的降息空間;從靜態“資產比價”看,貸款性價比逐漸凸顯,“比資產”邏輯大幅壓降了長端和超長端利率的利差。
步入2025年,貨幣政策聚焦“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和傳導”,商業銀行“降成本”或成為重要發力點,存款與同業存單等負債成本仍有繼續下移空間,彼此形成比價效應。隨著負債成本確定性下移,長期和超長期限利率下行通道有望開啟,鑒于當前期限利差已超歷史平坦化程度,收益率大概率沿著收益率曲線“由短及長”系統調降。(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謝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