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如何加強逆周期調節?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詳解五大重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 北京報道
繼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就貨幣政策如何“適度寬松”重磅發聲后,又一央行官員公開表態透露下一階段貨幣政策思路的更多細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探索拓展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與金融穩定功能,創新金融工具,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12月14日,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行的2024—2025中國經濟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表示,總的看,明年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將在今年支持性立場的基礎上深入發力,適度加大總量性和結構性貨幣政策的支持力度,適時降準降息,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加大對重點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王信強調,未來實體經濟的融資條件會更加寬松、更加有效滿足發展需要,助力實現增長穩、就業穩和物價合理回升的優化組合。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實施具體有五點考慮:
“提供充足的中長期流動性”
一是總量上要加大力度,充分滿足有效融資需求,推動資金充分流向實體經濟。在流動性層面,目前我國平均存款準備金率是6.6%,進一步降準還有空間。央行開展二級市場國債買賣的探索也更趨成熟,未來要搭配用好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提供充足的中長期流動性,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在金融總量層面,要引導銀行以金融五篇大文章,房地產、“兩重”、“兩新”的重點領域為抓手,加強項目儲備,加大信貸投放,努力實現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與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王信指出,觀察評估金融總量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還應該有更多樣的維度、更全面的視角。不能只看規模體量的增長,更要加強政策的協同配合,注重打通從寬貨幣到寬信用的傳導渠道,還要看到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一方面,應客觀看待化債化險的影響。未來5年地方隱性債務置換規模達10萬億元,同時各地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不良資產的處置也在深入推進。這些工作落地時,客觀上會下拉金融總量的增速水平,但歸根結底是好事,有利于疏解債務鏈條,讓地方卸下包袱,輕裝上陣,也有助于提升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維護金融穩定,暢通經濟循環。
另一方面,不應低估盤活存量的積極效應。有研究估算,今年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機構貸款發放量超過110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了近8萬億元,比2022年同期多了將近20萬億元,而每年的存量貸款中有七八成需要回收再投放,在體量巨大的回收發放過程中,信貸結構會穩步調整優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持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
二是利率上要強化執行、疏通傳導,引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利率政策將結合形勢變化,適時適度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充分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果,結合其他降低非利息融資成本的工具,多措并舉,推動社會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
王信坦言,在引導利率下降的同時,還要統籌兼顧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保持銀行自身穩健性、健康性的平衡。這其中的關鍵是,要強化利率政策執行,暢通政策傳導。 王信表示,過去一段時間商業銀行凈息差持續收窄,這在一般意義上符合客觀規律,由于存貸款利率的重定價周期不同,在利率下行的階段,凈息差通常是趨于收窄。但在我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銀行在存貸款兩端同步非理性,部分大客戶的議價優勢地位相當強,導致利率政策在執行上出現了偏差,貸款利率降得快,存款利率降不動,這不僅擾亂了市場競爭秩序、引發資金淤積套利,而且會影響銀行穩健經營,制約貨幣政策靈活調整。
“下一階段,加強利率政策執行仍將是一項重點工作。同時,加大對貨幣政策向債券、信貸等不同市場傳導效率差異的關注和研究。”王信表示,在債券市場上,仍要從宏觀審慎的角度觀察評估市場狀況,對部分主體大量持有中長期債券的久期錯配和利率風險保持關注,避免風險積累。在信貸市場上,要注重糾正部分銀行花錢搶份額、買指標等非理性行為導致的利率傳導受損和信貸波動加大。
“總的看,要引導金融機構切實提升資產負債調整和自主理性定價的能力,持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更高效、更可持續地將政策效果傳導到實體經濟,增強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王信總結。
“進一步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
三是結構上要抓住主要矛盾,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激勵引導作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為總量工具的有力補充,通過銀行信貸渠道,針對特定的領域提供適當的激勵,有助于優化資金投向,為經濟轉型和發展提供金融支持。
王信介紹,目前央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重點支持領域,大致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支持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全面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在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中發揮積極引導作用。近期中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費,未來還可以研究加強對消費金融等領域的支持,以助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宏觀調控邏輯,推動中國經濟的再平衡。
另一方面是要針對性地應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挑戰。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面向房地產市場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以及為支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而設立的兩項工具。
王信還稱,下一步,存續中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還將繼續發揮效果,新設的工具則要抓緊推動落地見效。在明年的調控中,還可以視形勢的變化認真研究,積極做好政策儲備,進一步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
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有底氣”
四是匯率上要保持基本穩定,既有雙向波動的彈性,又堅守底線,防止單邊預期發散和超調風險。我國正在著力深化改革、優化結構、化解風險,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是能夠保持匯率穩定的最大底氣。從內外部形勢看,人民幣匯率也有條件保持基本穩定。
一方面,國內外貨幣政策周期差距有所收斂,除日本以外,主要經濟體陸續進入了降息的周期;另一方面,宏觀經濟大盤更加扎實,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將順利完成,明年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將進一步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此外,外匯市場發展也更具韌性,市場參與者更加成熟,交易行為更加理性,經營主體匯率風險中性的理念增強。
王信強調,央行的匯率政策立場是清晰的、一貫的,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目標不會改變的。央行注重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也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預期引導,防止外匯市場形成單邊一致性預期并自我實現,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支持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有效落地”
五是宏觀政策協同上要打好組合拳,加強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是兩大主要的宏觀政策,兩者協調配合、系統集成,能夠形成穩定經濟的強大合力。
“下一步,將繼續用好人民銀行與財政部聯合工作組的溝通機制,就財政發債的規模、結構、節奏等議題加強協商,前瞻做好流動性規劃,保障政府債券順利發行,支持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有效落地。”王信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