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資熱炒公募低配股,本輪小盤股風格還能持續多久?
魏中原
本輪行情演繹至今,各類熱門概念層出不窮之際,游資專挑機構低配的個股炒作,在此背景下,小盤、微盤指數迭創新高,低價股快速“消失”,無不反映出市場正在演繹“小盤股牛市”。
基金重倉指數10月以來漲幅僅為24.8%。萬得微盤股指數(8841431.WI)12月12日再創歷史新高,9月以來累計大漲近66%;萬得小盤指數(8841656.WI)9月以來累計上漲近40%。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公募基金在本輪行情中的體感與游資相差較大。
小盤股的風格在本周的大消費行情繼續演繹,休閑零食、乳制品、軟飲料等子板塊表現活躍,熊貓乳品(300898.SZ)、騎士乳業(832786.BJ)、李子園(605337.SH)等連續大漲的小盤股,都是公募等機構輕倉或不持股的標的。近期熱炒的機器人概念也是如此,埃夫特(688165.SH)、巨輪智能(002031.SZ)、東方智造(002175.SZ)等公司的前十大股東都沒有公募基金的身影。
游資熱炒公募低配股
先看一組數據,Wind顯示,12月以來A股漲幅前50只股票中,有36只沒有基金持股(截至三季度報告,下同),占比72%;有40只沒有QFII持股;有49只沒有社保基金持股。
12月以來,建設工業(002265.SZ)、山東玻纖(605006.SH)、一鳴食品(605179.SH)、日上集團(002593.SZ)4只股股價翻倍。其中,一鳴食品11月26日以來累計大漲201.58%,截至三季度末,該公司前十大股東持股數量占總股本85.17%,沒有公募基金現身,僅摩根士丹利持有75.4萬股。行情啟動前,一鳴食品的總市值不到40億元,
具體到本周的大消費板塊行情,在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內需的預期下,政策催化帶動板塊情緒向好,低估值的大消費板塊全面走強,當前申萬食品飲料板塊PE(TTM)為21.13,近三年估值分位數僅12.9%,近5年估值分位數為7.8%。
當低估值、政策、情緒等因素疊加在一起,游資將公募低配股票的炒作空間展現得淋漓盡致。12月12日,零售、休閑用品、辦公用品、軟飲料、食品等大消費子板塊漲幅居前,熊貓乳品、三只松鼠(300783.SZ)、黑芝麻(00716.SZ)、李子園、良品鋪子(603719.SH)等10余只股漲停。
上述漲停的大部分個股市值位于30億~70億元之間,均沒有或較少被公募基金持倉。其中,三只松鼠的基金持股比例較高,為4.71%,李子園、黑芝麻、桃李面包(603866.SH)、克明食品(002661.SZ)、良品鋪子(603719.SH)的基金持股比例占總股本不到1%,良品鋪子更是不足0.1%。
12月12日,整個食品板塊92只個股的收盤漲跌幅平均值為4.68%。其中,截至三季度末,31只沒有基金持股的收盤平均漲幅為5.2%,其余61家平均上漲4.4%。此外,食品板塊有14只股漲停,除了三只松鼠和立高食品(300973.SZ),其余12只股的基金持股比例都不到總股本的1%。反觀公募基金長期持倉的白酒板塊。12月12日,20只白酒股中,瀘州老窖、山西汾酒、五糧液等機構重倉股的收盤漲幅均不足3%。
再看近期表現熱鬧的機器人板塊,埃夫特、巨輪智能、柯力傳感、均普智能、東方制造等個股領漲板塊,漲幅均超過60%。截至三季度末,基金持有巨輪智能、柯力傳感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分別為0.26%、0.08%,其余3只均沒有或極少被公募基金持倉。
當前市場邊際資金為游資
9月以來,市場的風格快速轉向小盤,記者統計顯示,10月以來,滬深300個股的平均漲幅為1.81%,中證500的平均漲幅為6.3%,上證50的平均漲幅為-0.1%,中證1000的平均漲幅為13.71%,小盤股的平均漲幅達16.7%。
可以明顯看到,中小市值的個股在當前市場風格中更活躍,這是否代表著這一輪牛市可能會一直是小盤風格?
中泰證券的研報指出,18年以來絕大多數時間段里機構的定價權都是強于游資的,但仍然存在一些時間段里,游資定價權強于機構的情況,例如:2021年3月到4月,2022年7月到11月,2023年1月到4月、7月到10月,以及2024年8月底至今。
上述研報還指出,自今年7月底開始,非機構資金的邊際主導力量開始增強。從低價股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凈值表現以及成交情況可以看出,低價股指數活躍度快速拉升,尤其是在9月底之后低價股指數相對滬深300凈值及成交情況已超過或接近2015年高位。
一般認為,機構資金往往偏愛大盤股,非機構資金(游資、散戶等資金類型)更偏愛低價股。原因在于,個人投資者對絕對價格更為關注,在資金量較小的情況下,價格低、彈性大的個股更能滿足其投資需求。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由于資金體量較大以及降低風險的需要,流動性高、波動率低的大盤股會更受青睞。
而游資受限于資金實力,一般會回避基金重倉股。一位上海私募基金投資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五年北向資金和公募資金的規模快速擴張,青睞業績好、盤子大、流動性佳的龍頭股,游資力量不足以拉動大盤股,因此圍繞小盤和微盤炒作。“機構資金越是大,越是大難掉頭’,就不會主動或過多參與概念題材炒作,一旦買入后兌現離場比較難。而游資沒有凈值顧慮和業績考核壓力,更不會主動買漲基金重倉的股票,為其‘抬轎子’。”上述私募人士說:“目前來看,市場風格的切換存在于各板塊之間的輪動,資金從炒作后估值相對高的,流入估值低、有想象力的板塊。而資金風格的切換還沒看到變化跡象。”
邊際資金的主導種類不同,市場風格也會相應發生變化。9月行情以來,半導體、AI、人形機器人、豆包等概念不斷涌現,為游資炒作標的提供了“沃土”。
信達證券研報認為,大小盤風格核心取決于投資者結構變化,如果是機構投資者(外資、保險、公募主動基金等)不斷增多的市場,市場風格容易偏向大盤。2024年1~8月,市場風格偏大盤,主要是因為保險和ETF資金流入較強,9月以來風格偏小盤,主要是因為個人投資者等交易性資金快速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