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2月4日電 題:多城市房貸利率重回“3”字頭,超低利率不可持續
作者 李宇嘉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近期,多個城市新發放的房貸利率已重回“3”字頭。福州、南京、蘇州、徐州、長沙、武漢等多地房貸利率下限出現上調,上調幅度在5至20個基點之間,房貸利率下限回升至3%至3.1%。這一調整的背后,或蘊多元考量。
首要目的在于精準“劃界”,明確房貸利率下限。環視近期各地政策動態,不難發現各地監管都在力促明晰房貸利率的底線,既不能低于公積金貸款利率,更不能跌破3%這條線。這般舉措,給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及時叫停了此前內卷式競爭,讓房貸市場回歸理性航道。與此同時,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愈發凸顯,首套與二套、商業貸款與公積金貸款之間的利率差距逐步拉開,彰顯出公積金貸款的普惠性優勢,力求滿足不同購房群體的差異化需求。
從銀行角度看,過低的房貸利率下限不利于銀行開展業務。銀行在擬定房貸利率時,需全方位權衡資金成本、房貸潛在風險(不良率)、運營成本以及資本占用等綜合成本要素。對絕大多數銀行而言,房貸利率低于一定水平,便意味著邁入虧損區間。而且,近期房貸利率跌破3%也屬異常現象,一方面,部分銀行盲目投身低利率競爭,只為短期內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個別自媒體為博取眼球、吸引流量,蓄意夸大渲染超低利率,實則僅有極少數優質客戶才有機會觸及。
于銀行而言,穩健的利潤水平是維持運營與風控體系完整性的關鍵。適度的房貸利率恰似一把精準“篩子”,助力銀行篩選優質客戶,有效降低不良貸款率,筑牢金融風險“防火墻”,故而確定合理利率下限必不可少。而且,此前利率下限模糊不清,銀行間內卷式競爭,讓消費者陷入認知誤區。不少購房者心存幻想,篤定房貸利率仍有下降空間,甚至滋生“坐地起價”心理,不利于房貸正常投放的循環。
理想的房貸定價機制應兼顧多方利益。在守住利率下限基礎上,充分考量銀行間資金成本、管理成本的不同,再結合客戶個人資信條件“量體裁衣”,制定差異化貸款利率,方能契合市場規律。這要求銀行在維持利率下限的同時,進一步拉開首套與二套、商業與公積金貸款利率差距,契合經濟學“成本與收益匹配”原理。如此一來,占用更多信貸資金的購房者理應付出更高成本,凸顯公積金貸款普惠大眾的初心,讓普通百姓切實享受低成本購房實惠。
縱觀未來走勢,房貸利率下限并非一成不變,一旦影響銀行資金成本的關鍵因素發生變動,如存款利率、政策利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以及存款準備金率調整,房貸利率將隨之波動。但可以篤定的是,單純價格競爭已經過去,合理的房貸利率水平才能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孫慶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