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不卡免费精品视频-国产日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分享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準許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的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0120220005
中新經緯>>產經>>正文

美國華商親歷:“一瓶洗發水漲12美元,有中國進口貨被搶光”

2025-04-08 11:25:17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4月8日電 (羅琨)美國總統特朗普揮向全球的關稅大棒,已經讓美國消費者感受到了“痛意”。由于擔心物價上漲,美國不少消費者正涌進超市商店搶購日用品。

  家住美國洛杉磯的美國東北總商會會長路霞告訴中新經緯,這幾日,她和身邊的人都開啟了“瘋狂囤貨”模式。“主要是牙膏、廁紙等日用品,家里和辦公室用量是最大的,早晚都得買,那干脆就多買一些。”路霞解釋說,紙巾在美國的消費很高,除了廁紙還有餐紙等各類紙巾。

  數據統計平臺Statista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人一年消耗141卷廁紙,折合每周消費近3卷,占全球消費量第一。

  當地時間3月26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相關措施將于4月2日生效。特朗普當天還稱,美國將會對木材和藥物征收關稅。加拿大媒體報道稱,這些關稅或嚴重影響北方漂白軟木牛皮紙漿(NBSK)的供應,北方漂白軟木牛皮紙漿是制造衛生紙和紙巾的關鍵成分。

  根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對此,跟蹤全球紙漿市場定價服務的Trade Tree Online(TTO)創始人、木漿市場咨詢師麥克萊表示,北方漂白軟木牛皮紙漿約占美國標準衛生紙的30%,占典型紙巾的一半,目前主要從加拿大采購。他補充說,美國去年進口了約200萬噸加拿大北方漂白軟木牛皮紙漿,美國的一些工廠,一些大品牌產品已經使用這種紙漿30年了。

  路霞常去的Costco(好市多)在剛剛過去的周末(4月5日至6日)比以往周末多了很多人,她觀察到,有一些從中國進口的產品被搶光了,結賬的時候也需要排隊。

  “我常去的一個小商品店里面全是中國來的商品,我看大家排大隊都在買。”路霞說,有些商品已經提價,她此前常用的一款中國產的防脫發洗發水價格大約為18美元(按4月8日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132元),近期已經漲至30美元(約合人民幣219元)。

  在紐約從事電商生意的劉輝也注意到,在禽流感和關稅戰的影響下,近期紐約的雞蛋價格漲幅驚人。“今年1月拜登下臺前一盒12個裝的雞蛋價格約在四五美元(約合人民幣29元至37元)左右,還是有機的那種,現在不是有機的也要賣十一二美元(約合人民幣81元至88元)一盒。”

  由于對部分國家征收的更高關稅預計將于4月9日生效,路霞預計美國消費者搶購囤貨的局面仍將持續。她從一些物流公司了解到,目前一些物流公司正囤積從中國等地進口來的商品,等待漲價后再出手。劉輝則認為,下周起日用品大規模漲價將正式開始。

  美國華商會會長鄧龍認為,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對低收入的消費者影響更明顯。

  鄧龍2000年在紐約開了第一家大型超市,后來陸續在其他州開了十幾家超市。他告訴中新經緯,目前他從超市的供應商處了解到,庫存的商品不會漲價或者小幅漲價,但仍在海上漂的貨物在關稅落地后會進行調價。

  除了日用品外,汽車價格也在大幅飆漲。由于美國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的政策已于4月3日生效,路霞看中的一款德國產的汽車也較此前漲了一萬多美元(約合人民幣7萬多元)。

  路霞還提到,由于馬斯克與特朗普交好,特斯拉的車在美國也陷入爭議。“有一個朋友原本想買特斯拉最高的S級的車,這個車是充電永久免費,政府還補貼7500美元(約合人民幣55025元),這樣算下來挺劃算,但是考慮到有些人抵制特朗普及馬斯克,朋友擔心開去一些州被人劃拉了,便放棄了購置特斯拉的計劃。”

  “朋友這兩天去看的本田CRV之前價格是3.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6萬元),馬上要漲到4.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5.9萬元)。”劉輝說。

  據新華社4月4日報道,因擔心關稅將導致美國汽車零售價格每輛增加數千美元,過去一周美國客戶涌向汽車經銷商,趕在漲價前購買車輛,車市正出現短期銷量上升的現象。在美國市場,福特汽車3月銷量同比增長10%,現代汽車北美公司3月銷量同比增長13%,通用汽車今年第一季度銷量同比增長17%。行業專家認為,汽車進口商極有可能把關稅負擔分攤到買家、消費者身上。同時,因為配件關稅、貨源緊張等因素,美國生產的汽車也面臨價格上漲風險。

  路霞說,很多美國人對此非常不滿。“目前十幾個城市都有上街游行,抗議這個政策。”她說。

  “以前很多支持特朗普的選民是這次搶購的主力,之前特朗普競選時承諾要立即降低通脹,而現在反而把物價推上去了,我想他們很多人都后悔了。”劉輝稱。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羅琨:luoku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李中元

來源:中新經緯

編輯:郭晉嘉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未經過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