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金系持有ETF市值破萬億,“國家隊”大手筆買了哪些ETF
曹璐
“國家隊”的操作歷來是市場關注焦點。隨著2024年基金年報披露結束,以匯金系為代表的“國家隊”的具體標的和配置情況浮出水面。
Wind數據顯示,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匯金投資”)、及其全資子公司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匯金資管”)合計持有23只ETF產品,總市值達1.04萬億元,同比擴張7倍有余。
從其操作軌跡來看,匯金投資在去年上半年大幅增持,去年下半年則換由匯金資管接力加倉。其中,寬基ETF產品仍是長線資金青睞的重點標的,匯金資管通過易方達、華夏兩家公募設立的單一資管計劃則更偏向行業主題產品。與此同時,包括險資在內的長線資金也正在持續借道入市。
匯金系ETF操作路線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匯金投資共持有21只ETF產品,合計持有份額達1972.13億份,同比增加近四倍(391.44%);平均持倉比例從上一年同期的34.6%增至36.87%。匯金資管同樣加倉明顯,基金持有個數從5只增至15只,持有基金份額全年增加了1089.46億份。
以持有ETF總市值而言,截至2024年末,匯金投資、匯金資管持有ETF總市值分別為6616.97億元、3821.84億元,兩家公司合計持有ETF總市值突破萬億元,較上一年同期(1176.95億元)增加了7.87倍。
記者梳理發現,匯金投資去年上半年加倉行為明顯,持有基金份額合計增加了超1830億份。據第一財經統計,匯金投資主要加倉了485.89億份易方達滬深300ETF、294.07億份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此外,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等產品也獲得其160億份至181億份不等的增持。
而去年下半年,匯金投資則基本“按兵不動”,僅持有的基金份額減少了259.93億份,主要是對易方達滬深300ETF減少273.8億份,嘉實中證500ETF增加13.86億份。不過,記者注意到,二者的數字變化實則是,前者在去年9月發生基金份額合并(比例為0.5),后者則在11月出現份額拆分的情況(即每1份拆為2.5份)。
匯金資管則接力加碼。從具體產品來看,滬深300ETF等寬基產品依然是首選標的。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等4只產品分別加倉了94.84億份至258.93億份不等。
與此同時,匯金資管還對易方達創業板ETF、南方中證500ETF也分別加倉了29.69億份、25.26億份。此外,新納入行列的還有中證1000ETF、上證50ETF、上證科創板50ETF等產品。
據第一財經統計,截至去年底,匯金投資以及匯金資管共持有23只ETF產品,9只產品的持有份額超過百億份。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成為最大“蓄水池”。匯金系合計持有622.76億份,包攬該產品的前兩大持有人,也是其目前持有數量最多的產品。
匯金系的資產配置版圖遠不止寬基ETF。第一財經梳理年報數據發現,匯金資管向公募機構委托的單一資產管理計劃的投資方向則是更偏向于行業主題產品。數據顯示,匯金資管與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的兩個資管計劃共持有29只產品,年末持倉份額達77.42億份,較上半年增加近5億份。
從上述兩個資管計劃的持倉來看,下半年主要增持了互聯網、酒、軟件服務、醫藥等方向的行業ETF,例如,廣發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ETF、鵬華中證酒ETF、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區間增持數量均超過1億份。
截至去年底,易方達基金-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易方達基金-匯金資管單一資產管理計劃,為廣發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ETF的第一大持有人,持有份額從6.7億份上升至14.84億份。
中長期資金持續加碼
除了“國家隊”以外,其他機構投資者也同樣有加碼動作,作為中長期資金和耐心資本代表的險資,更是其中重要買家。Wind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以“保險”作為持有人關鍵詞,險資相關的機構或項目在去年下半年合計加倉83.5億份。
截至去年12月底,上市基金前五大持有人均為來自匯金投資、匯金資管以及保險等機構投資者。如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基金市值分別為646.46億元、316.38億元,位列第3、第4。
從另一個維度也能看到機構配置力度有所提升。Wind數據顯示,在已有年報數據的807只股票型ETF產品中,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合計為1.14萬億份,較上一年的7184.9億份增加了近6成。
隨著資金的持續流入,ETF市場也持續擴張。Wind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超過1萬億元的資金凈流入股票型ETF市場,截至當年年底,整個ETF市場的規模已經增至3.73萬億元。
“實際上,包括保險公司在內的長線資本已經在不停地流入市場。尤其是上證綜指在3000點下方運行時,長期資金是愿意通過ETF布局的方式來支持資本市場的。”一位權益研究方向的分析師與記者交流時表示。
平安證券分析師陳瑤認為,國家隊自2018年后持續貢獻市場邊際增量,發揮穩定器的作用,且2024年一改往日主要配置股票的策略,大幅增配了ETF。整體上,國家隊持倉以金融股和核心寬基ETF為主,不同機構投資偏好有所差異。
“整體上,國家隊權益持倉逆周期調控特征顯著,偏好在市場底部提升持倉市值占比,而當市場自身的上漲動力較為充足時,則會適度降低配置比重。”在陳瑤看來,基于長期資金的屬性和資產配置需求,保險機構對股票市場的配置也在不斷增加。
與此同時,政策層面正為長線資金鋪就“黃金賽道”。今年1月,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相關指標和舉措有所明確。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未來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的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長10%。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開始,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
“這也就意味著將每年至少為A股新增幾千億元的長期資金。同時,第二批保險資金的長期股票投資試點也將在2025年上半年落實到位,規模不低于1000億元。”吳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