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撤離引發印度股市震蕩
王寶錕
2024年9月,印度股市最具代表性的孟買SENSEX指數創下歷史最高點。20多年時間上漲了40多倍,領跑全球資本市場,一度成為世界投資者競相追捧的“寵兒”。但其后5個月,大盤直轉而下,至今年3月初,SENSEX指數跌到72600多點,另一項由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權威發布的NIFTY 50指數也一路下行,3月初跌到22000多點。印度股市整體跌幅超過15%,市值蒸發10000多億美元。
市場普遍認為,此輪大幅暴跌的導火索是外資的突然大規模撤離。數據顯示,2024年10月以來,外國投資者“以創紀錄的速度”拋售印度股票,自印度股市撤出近290億美元資金。外資撤離的表象下,暴露了印度經濟的深層次問題。
一是經濟增速預期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今年春季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2025年印度經濟增長率將放緩至6.5%,印度儲備銀行(印度央行)也將2024至2025財政年度GDP實際增長率下調到6.4%,將2025至2026財政年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調至6.7%,遠低于印度政府此前設定的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8%的目標。
二是美國新一屆政府加征關稅政策沖擊。美國是印度最大貿易伙伴國,2024年雙邊貿易額超過1180億美元,印度順差超過320億美元。美國新一屆政府就任后一直緊盯印度對美貿易順差,3月12日,美國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征收25%關稅的舉措正式生效,波及印度;4月2日,美國還將對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國家實施“對等關稅”。專家分析,當前美、印平均進口關稅存在約10個百分點的稅差,如果實施“對等關稅”,印度每年潛在損失約70億美元。同時,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悲觀情緒。
三是企業盈利水平不足以支撐市場估值。高盛集團評估數據顯示,印度股市整體估值達到了預期盈利的24倍。但實際上,消費不足和高通脹高利率持續打擊企業盈利,印度主要公司股票的盈利預測普遍大幅下調。其中,汽車、油氣等資本密集型大中型企業,以及一些高科技行業和新興領域企業受沖擊最為明顯,股票跌幅達到兩位數。市場主力金融股尤其是銀行股表現不佳,NIFTY銀行指數自2024年9月以來跌幅超過14%。此外,盧比對美元匯率走低,進一步削弱了印度股市對外資的吸引力。
針對資本外流和股市暴跌,印度政府和投資機構迅速行動,采取措施力求挽救頹勢。政府出臺系列措施刺激消費,比如提高個稅起征點,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從70萬盧比提高到120萬盧比,此舉預計將使6000萬印度人受益,特別是將大幅減輕中產階級稅負,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從而促進消費和投資。印度政府在年初制定的新財政年度財政預算中,著力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和重要產業扶持力度,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半導體等新興產業發展,有利于穩定市場并吸引外資回流。與此同時,印度國內投資者也積極參與救市,印度本國機構投資者在此輪暴跌中大量逆勢買入。3月初,印度貿易和工業部長戈亞爾率團訪美,重點與美國就雙邊貿易和投資協議進行磋商,盡力降低美國加征關稅政策對印度經貿的沖擊傷害。
這些舉措對穩定印度股市起到了支撐作用,截至3月28日開盤,印度孟買SENSEX指數站到了77690.69點,較3月初最低點反彈了4000多點。同時,這些舉措也對國際投資機構產生了積極影響。摩根士丹利和富達國際等國際資產管理公司表示仍將“增持”印度股票,花旗集團、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等表示仍看好印度投資市場。
有專家表示,國際投資者對印度經濟基本面的判斷并未出現“顛覆性變化”。這有助于推動外資停止撤離印度股市的“拐點”盡快到來。但印度政府救市舉措的實際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市場能否穩定向好的根本還是取決于印度自身經濟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