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不卡免费精品视频-国产日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分享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準許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的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0120220005
中新經緯>>股市>>正文

退市公司名單暗藏四大玄機!專家開出兩劑“救命藥方”,避免企業被“誤傷”

2025-03-22 19:15:06 21世紀經濟報道

  退市公司名單暗藏四大玄機!專家開出兩劑“救命藥方”,避免企業被“誤傷”

  2025年,退市新規結束過渡期,步入全面實施階段。更多企業,正在步入退市隊列。截至3月中旬,已經有超過50家非風險警示主板上市公司因觸發財務類退市規則,可能在2024年年報披露后被實施退市風險。

  實際上,近年來A股新陳代謝步伐加快,退市公司數量逐年增加。分析已退市公司特點,既有助于更好識別可能觸及退市的企業,又便于及時動態調整相關規則,優化資本市場生態。

  21資本-聯儲并購研究中心梳理2023年、2024年的退市上市公司發現,四大特征頗為顯著。包括面值退市的殺傷性強,面值退市公司全部為民營企業,面值退市有明顯“錯殺”的公司,以及退市公司“大換血”比例高。

  有鑒于此,21資本-聯儲并購研究中心建議從兩個角度優化退市規則。一方面,將現行規則中“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調整至“連續6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

  另一方面,允許上市公司通過縮股方式進行自救,同時以司法解釋等方式明確:只要上市公司縮股行為不導致公司凈資產減少的,就無需提前征求債權人意見。

  面值退市存在“錯殺”風險

  21資本-聯儲并購研究中心梳理發現,面值退市作為交易類強制退市的重要指標之一,正在加速A股市場優勝劣汰進程。

  2023年A股上市公司被強制退市的共43家,其中20家屬于面值退市,占比46.51%;2024年A股上市公司被強制退市的共51家,其中面值退市有38家,占比上升到74.51%。面值退市的殺傷性日漸增強。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2023年—2024年觸及面值退市的上市公司共58家,其中無一國企,除了7家無實控人以外,其余51家實控人均為民營企業。

  相比國資,民營企業融資成本高、抗風險能力弱,大股東和上市公司難以通過增持或回購在短期內直接提升股價;民營上市公司在資源整合等方面的能力往往也不及國資,通過并購重組、破產重整等方式實現自救的難度相對更大。

  因此,在市場行情下行周期中,民營上市公司更容易陷入困境。

  另一個值得留意之處是:面值退市存在一定的“錯殺”可能。

  2023年共有20家面值退市公司,其中集中在2023年6—8月份退市的有16家,此時間段內上證指數從3400點附近下挫到3000點。2024年共38家面值退市公司,其中集中在2024年7—9月份退市的有27家,此時間段內上證指數從3100點一路下跌至2700點左右。

  “在市場整體下跌的背景下,流動性匱乏加劇股價下跌螺旋,并且投資者在此行情下對低價股傾向于規避,一系列因素都導致面值退市規則在二級市場下行時的加速器效應。”聯儲證券總裁助理、并購業務部負責人尹中余分析道。

  需要特別關注的是,2024年A股市場出現了5家未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非ST股)上市公司觸發面值退市案例,包括正源股份、中銀絨業、廣匯汽車、鵬都農牧及海印股份。

  在尹中余看來,這些公司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殼公司”,但因市場情緒或行業周期性等因素導致股價持續低于1元,被面值退市“錯殺”,最終被迫退市。

  兩劑“藥方”完善面值退市

  如何讓面值退市制度更好地激發資本市場優勝劣汰功能,同時減少“誤傷”的可能性?21資本-聯儲并購研究中心給出了兩個答案。

  一方面,建議將現行規則中“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調整至“連續6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如此調整可以讓上市公司盡可能避免短期極端行情的影響,擁有更充裕的自救時間。

  另一方面,允許上市公司通過縮股方式進行自救,同時以司法解釋等方式明確:只要上市公司縮股行為不導致公司凈資產減少的,就無需提前征求債權人意見。

  雖然上市公司縮股可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面值退市風險,但對于上市公司現有股東來說,大比例縮股也是一次重大利益損失和市場警示,同樣可以起到引導理性投資的效果。

  此外,退市規則中還有“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不得低于5億元(科創板、創業板3億元)”的要求,因此經營不善的上市公司無法長期通過縮股操作規避退市懲罰。

  退市公司“大換血”比例高

  資產重組概念,尤其是將上市公司老資產全部騰空、置入全新資產和業務的所謂“借殼上市”概念,是一些中小投資者的追逐對象。然而,21資本-聯儲并購研究中心梳理發現,退市公司中不少曾經歷過“大換血”。

  在2023年—2024年被強制退市的94家上市公司中,有75家公司在退市前經歷過重大資產置換或變更了新的控股股東;在上述75家公司里,又有42家公司在退市前既完成了控股股權的變更,也實施了資產和業務的“大換血”,占退市公司總數量的將近一半。

  “控股股東的變更以及業務和資產的‘大換血’都無法挽救這些公司最終走向退市的命運。”尹中余表示。他提醒中小投資者對于上市公司所謂的資產重組,甚至“借殼上市”概念應該始終保持一份清醒,切勿盲目跟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郭晉嘉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