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不卡免费精品视频-国产日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分享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準許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的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0120220005
中新經緯>>汽車>>正文

汽車產業格局加速演變:這個省份今年沖上了第一

2025-03-22 15:44:13 第一財經

  汽車產業格局加速演變:這個省份今年沖上了第一

  新勢力加速上位,舊勢力力保城池,汽車產業的區域格局正在迅速演變。今年1-2月數據顯示,安徽省汽車產量登上了第一,江蘇省位居第三,湖南和河南首次沖進了前十強,而老牌汽車重鎮吉林、湖北等省份暫時降至十名之外。

  當然這只是今年前兩個月的產量情況,后續還可能隨時出現其他變化。

  新興勢力加速崛起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庫,2025年1-2月汽車產量前十名的省份分別是安徽、廣東、江蘇、山東、重慶、陜西、浙江、湖南、河南和北京,其產量分別是44.48萬、37.65萬、37.16萬、32.14萬、32.02萬、28.02萬、23.13萬、22.78萬、22.21萬和22.21萬輛。

  其中,安徽首次登頂產量第一,比第二位的廣東多出了7萬多輛,江蘇、山東、陜西和浙江等省份排名均相比去年全年位次上升,湖南、河南則是首次進入十強。

  相比去年,安徽汽車產業呈現加快增長的態勢。安徽省統計局發布,1-2月,安徽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9%、比上年全年加快9.2個百分點,貢獻30.7%、提高6.9個百分點;汽車產量44.5萬輛、增長21.3%,新能源汽車產量23.4萬輛、增長1.3倍。

  從數據來看,安徽汽車產量的增長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安徽聚集了江淮、奇瑞、比亞迪、蔚來等多個整車企業。其中,比亞迪合肥工廠于2022年6月投產,設計初期整車規劃產能50萬輛/年,預計2025年達到132萬輛/年。

  在比亞迪等車企的加持之下,湖南和河南汽車增長也很快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庫,湖南和河南去年生產汽車61.05萬和80.6萬輛,分別排名第十八和十七位。今年1-2月,湖南和河南就分別生產了汽車22.78萬和22.21萬輛。

  汽車產業因此也成為這些省份帶動性的行業。湖南統計局發布,1-2月,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比去年同期快0.5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4.6%,拉動全省規模工業增長3.9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38.0%。

  事實上,這些進位的省份大多不是傳統汽車產業強省,但在新能源產業變革大潮之下,這些新興勢力近幾年實力不斷上升,與傳統汽車產業強省形成此消彼長的局面,尤其是相比去年的汽車產量省份排名,今年1-2月的數據更加展示了汽車產業格局的快速演變。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汽車產量前十位省份分別是廣東、安徽、重慶、江蘇、山東、上海、陜西、浙江、吉林和湖北,產量分別是570.74萬、262.03萬、254.01萬、225萬、183.81萬、180.75萬、175.35萬、169.22萬、150.7萬和138.91萬輛。

  其實,2024年的排名已經對原有格局形成了沖擊,以陜西為代表的新勢力加速崛起,傳統產業強省已經退至十強門檻位置。而今年1-2月數據更形成了顛覆,汽車新興勢力不僅把廣東占據多年第一的位次擠了下來,還把吉林、湖北這些傳統汽車強省擠出了十強。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庫,2025年1-2月,吉林和湖北累計生產汽車21.64萬輛和15.98萬輛,排名第十一和十三位,吉林產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而湖北則減少了6萬多輛。另外,曾經的十強省份廣西生產汽車13.67萬輛,排名已經滑落至第十五位。

  相對比來看,2024年,陜西汽車產量175.4萬輛,同比增長19.3%,高于全國14.5個百分點。其中,陜西新能源汽車產量119.8萬輛,同比增長13.9%,占全省汽車總產量的68.3%。官方宣布,陜西省已經晉級西部地區汽車產業集群大省,躋身全國汽車產業第一梯隊。

  老牌重鎮如何涅槃

  不過,在今年1-2月的數據中,也能看到傳統汽車強省的回升。在沉寂多年后,傳統汽車重鎮北京重新回到了十強,1-2月,北京汽車產量達到22.21萬輛。

  3月18日,北京市統計局發布,1-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重點行業中,汽車制造業增長33.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0.3%,部分高端或新興領域產品產量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2.5倍。

  北京汽車產量曾一度占據全國第一,并長期位居全國前列,2016年,北京汽車產量達到237.95萬輛,但是,近年來北京汽車產量快速下滑,2023年僅100.27萬輛,傳統汽車重鎮汽車產量已經滑落至百萬輛邊緣。

  2024年,北京汽車產量回升至114.54萬輛。

  帶動北京汽車產量回升的是新能源汽車產量的飆升。2024年,北京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量達到29.43萬輛,增長2.8倍,北京汽車制造業在新能源車的布局帶動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4%。

  其實,作為燃油車時代的產業重鎮,北京也面臨“大象轉身”的難題,不過,北京抓住產業變局的尾巴,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起勢。2023年9月,北京市經信局發布《北京市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年—202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京產量將超30萬輛。

  小米汽車的橫空出世讓北京汽車產業發展得到了一大助力,2024年,小米交付新車136854臺,2025全年交付目標提升至35萬臺。與此同時,理想汽車順義工廠已竣工投產,北汽布局了極狐、BEIJING 和享界三大品牌。這些項目將推動北京汽車產業持續轉型。

  事實上,不只北京,傳統汽車重鎮已經有成功的案例。受產業深度調整,重慶汽車產量從最高峰315.62萬輛下滑至2019年的138.3萬輛,但是,在最近幾年,重慶汽車產量持續回升,

  2024年,重慶市汽車產量為254.01萬輛,超過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的廣州。

  而重慶崛起背后也是以賽力斯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量的飆升。2024年,重慶市汽車產量254.01萬輛,增長9.4%,其中新能源汽車95.32萬輛,比2023年增長90.5%。從這組對比數據可以看出,正是重慶新能源汽車的加快發展,彌補了燃油車產量的下降,才使得重慶這個傳統汽車重鎮仍能位居前排。

來源:第一財經

編輯:郭晉嘉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