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21日電 題:年內銅價將維持高位波動
作者 肖靜 國投期貨首席分析師
北京時間周四(3月20日),LME(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價站上1萬美元關口,為2024年10月份以來最高;美國COMEX(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銅期貨價格同步上揚,逼近2024年5月創下的高點。國內方面,截至3月20日收盤,滬銅期貨主力合約報81670元/噸,盤中最高至81720元/噸,創下2024年6月上旬以來新高。
需求+政策不確定性推升銅價
近期銅價大漲,美國的關稅政策影響明顯。美國商務部或將對銅啟動232調查,這可能導致征收銅進口關稅。雖然調查耗時較長,征稅正式實現也可能要等到四季度,不過物流流向與海外龍頭投行已將套利交易的輪廓清晰化。美盤COMEX銅期貨加權價格突破5美元/磅,部分美盤銅遠月合約已經創出歷史新高。
另外,從整個北半球(中美歐)經濟指標共振看,通常春季也是主要國家制造業PMI(采購經理指數)共振非常好的一個階段。再結合美國關稅不確定性風險,正在吸引更多銅物流流向美國,加劇了此階段實貨緊俏現狀。國內保稅區庫存增速較快,就與煉廠出口動作有關。
國內春季也有積極共振或者易托舉銅價的供求因素。消費端,通常春節以后國內銅社會庫存累庫到頂點,市場要轉入季節性旺季去庫存。今年去庫存力量還是有的,國內銅社會庫存累庫的速度跟前幾年相比非常陡峭,速度快、絕對量高,但進入3月庫存達到高點后,如市場普遍預期的轉為持續去庫存。消費上,由于美國關稅不確定性風險大,國內多數制造業產品板塊延續了2024年四季度較好的產銷慣性。疊加國內促消費提振政策,家電行業春季排產的主動性很強,板塊需求到4月都是比較有保障的。電力電網板塊,國家電網比較早確定了2025年6500億元的投資額,穩需求取向明顯,目前已有一部分電網招標項目落實兌現,部分競標成功的企業已進入正常采銷生產階段。過去兩年房地產指標對銅消費帶來的負面影響已在降溫。而基建板塊,在政府全力化債背景下,一些項目可能重新入市。
年內銅價高位波動特點突出
在需求端,銅本是能反映宏觀經濟晴雨表的一種風險資產,但疫情后,銅資源長線開采風險與供應事件頻繁,地緣博弈下銅也被拉高到戰略金屬屬性,隨著金價猛烈上漲,銅作為必備資源的避險屬性提升。不過目前美國股市已進入下跌調整狀態,倘若繼續下調進入熊市區域,銅有再次被定為風險資產的概率。
在供應端,如果按照基礎預期,今年銅精礦的供應輪廓絕對量增加概率大,只是需要關注加工處理費的觸底止跌。
消費端,預計接近5月,季節性旺季臨近尾聲,國內去庫存告一段落,這個過程會有更多的宏觀經濟指標來指引需求主線的強弱。中國第一大對美出口產品依然是機電板塊,也需關注后續訂單形勢。屆時,今年礦端生產的脈絡會更清晰,主導銅價的長線因素會發揮更大作用。
美盤銅部分遠期合約價格已經走出新高,目前對銅加征關稅的具體幅度與落地時間,是托舉銅價漲勢的重要因素。滬銅沖破每噸8萬元后,上方技術空間指向8.1萬-8.15萬元,甚至可能更高到8.25萬元。不過長期節奏上,筆者傾向認為今年銅價高位波動的特點仍然很強,在旺季階段將疊加了“脹”的題材釋放到極致后,銅價會再次向下震蕩波動。
2025年,我們更看好銅消費的傳統領域,如電力電網、家電等方向的需求支撐。另外,市場也在關注德國新政府在提高赤字以增強基建等重大政策對歐洲整體銅需求的提振。(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