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險企發債規模合計已達366億元
本報記者 冷翠華 見習記者 楊笑寒
3月19日,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人壽”)成功發行規模為90億元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也稱為“永續債”)。
今年以來,險企發債步履不停。數據顯示,截至3月20日,險企發行資本補充債和永續債的規模合計達366億元。
受訪專家表示,險企加速發行債券,與償付能力要求提高、市場利率環境走低、擴展業務需求等因素有關,此外,部分險企“贖舊發新”也推高了資本補充債和永續債的發行規模。未來,預計險企資本補充需求將維持在高位,會有更多險企嘗試新型資本補充工具。
“贖舊發新”降成本
3月19日,太平人壽發行90億元永續債,票面利率為2.40%。太平人壽公告顯示,本期債券募集資金將依據適用法律和監管部門的批準用于補充發行人核心二級資本,提高發行人償付能力,為發行人業務的良性發展創造條件,支持業務持續穩健發展。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0日,今年共有8家險企發行資本補充債和永續債,規模合計達366億元。相較而言,2024年同期并無險企發行相關債券。
對此,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險企持續發債“補血”主要受四方面因素推動。一是隨著“償二代二期工程”的推進,保險公司的資本充足率面臨更高的要求,迫使部分保險公司通過發行債券來補充資本。二是當前市場利率相對較低,使得保險公司可以通過發行新債券并以更低的成本替換舊債券,降低融資成本。三是市場競爭背景下,為支持業務的持續擴展和創新,保險公司需要充足的資本金作為后盾。四是增加資本金有助于提高險企的風險抵御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險企發行資本補充債和永續債的另一個特征是,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逐年下行。今年以來,險企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范圍在2.18%—2.80%之間,與往年相比逐步走低。
這也成為推動險企“贖舊發新”的因素之一。公開信息顯示,今年以來,已有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農銀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險企表示行使其資本補充債券發行人贖回選擇權。
普華永道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債券發行時,設置贖回選擇權,有利于發行人根據自身財務需要以及市場利率變化來采取應對措施,目的是在確保資本補充效果達成的前提下降低融資成本。“贖舊發新”可以降低融資成本,減輕財務負擔,優化業績表現。
永續債發行熱度升溫
今年以來,險企發行永續債的積極性有所提升。8家年內發行債券進行資本補充的險企中,有5家險企發行的債券為永續債,合計規模達327億元。此外,招商信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擬于3月21日發行規模為10億元的永續債,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擬于3月25日發行規模為70億元的永續債。這意味著,截至目前,今年險企已發行和擬發行的永續債總規模達407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永續債359億元的發行規模。
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也稱為“永續債”,是指保險公司發行的沒有固定期限、含有減記或轉股條款、在持續經營狀態下和破產清算狀態下均可以吸收損失、滿足償付能力監管要求的資本補充債券。資本補充債券和永續債是險企通過發債進行資本補充的主要方式。
永續債與資本補充債的區別在于,其可補充的資本不同。根據資本吸收損失的性質和能力,保險公司資本分為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核心資本是指在保險公司持續經營狀態下和破產清算狀態下均可以吸收損失的資本,包括核心一級資本和核心二級資本。附屬資本是指僅在保險公司破產清算狀態下才可以吸收損失的資本,包括附屬一級資本和附屬二級資本。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宏觀固收分析師戴丹苗表示,當前保險公司存量債券主要為資本補充債和永續債,兩者分別用于補充附屬一級資本和核心二級資本。目前存量資本補充債和永續債均為次級債,此外,兩者在清償順序、贖回、調整票面利率條款的設置、損失吸收條款的設置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異。
招銀國際證券研究員馬毓澤表示,考慮到資本補充債僅能補充險企的附屬一級資本,對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無法起到“增值”作用,而發行永續債可直接補充核心二級資本,提升險企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預計2025年永續債的發行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容。
展望未來,田利輝表示,預計險企資本補充需求依然強烈,尤其是中小險企仍將面臨較大的資本補充需求。除傳統的資本補充債券外,預計會有更多保險公司嘗試使用如優先股、可轉換債券等新型資本補充工具。此外,監管部門可能會出臺更多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保險公司,特別是中小險企,拓寬資本補充渠道,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