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場流動性顯著改善 更多利好改革正在路上
本報記者 毛藝融
今年以來,港股流動性顯著改善。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3月19日收盤,年內港股區間日均成交額約1840.92億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77.18億港元增長136.87%。
事實上,為了改善港股市場流動性,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交所”)正籌劃多項舉措,包括擬優化公眾持股量、降低公開發售回撥機制上限、在今年實施下調最低上落價位、就落實人民幣交易柜臺納入港股通進行技術準備、改善交易單位制度等。
高盛亞洲(除日本外)股票資本市場聯席主管王亞軍表示:“香港市場近期的改革順應潮流,回應了業界的呼吁,提升市場效率,也釋放了積極信號,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改革舉措,比如放寬行業上市限制等。”
南向資金加速涌入港股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加速涌入港股。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3月19日收盤,年內南向資金凈買入3966.99億港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從近三個月南向資金的流向來看,主要集中在行業龍頭股,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騰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訊控股”)、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的凈買入額分別為745.25億港元、572.21億港元、204.55億港元。
不少內地投資者積極開通港股通賬戶。一位券商投資顧問向記者透露,今年以來,隨著恒生科技指數的顯著上漲,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前來咨詢并辦理港股通開戶事宜,導致港股通開戶數量顯著增加。
在此背景下,港股市場表現強勁,AH溢價率顯著回落。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3月19日收盤,恒生指數年內上漲23.49%;恒生科技指數上漲35.21%,而恒生AH溢價指數為128.68,相較于去年9月10日的151.61的高位已顯著回落。
對于后續南向資金的流入空間,中金公司研究部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劉剛表示,自上而下測算,今年南向資金各類投資者(險資、公募、私募與個人)的增量流入空間約為6000億港元至8000億港元。
市場呼吁降低投資門檻
近年來,港交所不斷優化上市制度,持續推進一系列改革舉措,提升市場流動性。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年2月26日發表的2025至2026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提出,港交所與香港證監會將在年內就改善交易單位制度(即俗稱“手數”制)提出建議,讓交易安排更符合不同大小股份的流動性特質和投資需求,便利交易及提升效率。
3月份以來,簡化港股每只股票最低交易單位的提議在市場中引發了熱議。有市場人士建議,交易所應強制規定單股交易與整手交易的價格一致,以提高市場流動性并擴大公眾參與度。
對此,港交所發言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正對調整每手交易股數的安排進行初期研究,以確保香港的市場結構與時俱進。港交所將考慮不同方案的優點,并會在稍后進行市場咨詢。”
目前,港股市場每只股票的交易單位由各上市公司自行設定,每筆交易的股數可從100股到數千股不等。相比之下,包括中國內地在內的其他市場通常采用標準化的交易單位,例如100股,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低至1股。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3月19日收盤,港股市場每股股價超過100港元的股票有31家。老鋪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鋪黃金”)股價達到了748港元以上,騰訊控股、攜程集團有限公司、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蜜雪集團”)等11家公司股票的股價都超過了200港元。
按3月19日收盤價計,股價較高的蜜雪集團、老鋪黃金的每手股數分別為100股,交易每手需約4.65萬港元和7.48萬港元,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因每手設置為500股,入場費超20萬港元。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收盤后每股價格為57.7港元,其每手為2000股,入場費也超11萬港元。
此前,在港股市場,當股票價格大幅上漲帶動每手投資門檻上升時,上市公司會主動申請降低最低交易單位,以降低投資者的入場門檻。例如,2014年5月份,騰訊控股因為股價較高,對其股票進行了拆股,每股拆成5股,以降低投資門檻。
“香港交易所于2024年在多方面取得戰略進展,包括落實多項提升市場微結構和上市機制的措施、啟動了長遠的平臺發展計劃、推出新產品及拓展新興業務。港交所將持續致力于提升香港市場的吸引力及國際競爭力。”港交所發言人表示。
該發言人還提到,將繼續落實各項微結構提升措施,并會在今年下半年推行第一階段下調股票交易最低上落價位及調整證券市場股份交易收費結構,確保有關收費與交易金額更緊密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