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不卡免费精品视频-国产日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分享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準許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的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0120220005
中新經緯>>金融>>正文

3050美元!金價突破“心理天花板”,投資者還能選哪些“上車”工具?

2025-03-20 07:27:35 第一財經

  3050美元!金價突破“心理天花板”,投資者還能選哪些“上車”工具?

  沖破3000美元后,黃金價格上行動能不減反增。

  3月19日,COMEX黃金期貨價格盤中突破3052美元/盎司,續創歷史新高。國內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同步大漲,截至收盤報707.3元/克。

  這一漲勢的背后,是美聯儲政策寬松預期、美元信用弱化以及地緣沖突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結果。黃金的配置價值被市場重新審視,投資者對黃金的關注度也隨之提升。

  面對這波牛市,不少投資者想“上車”的同時,也擔心高位風險。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黃金期貨、黃金ETF、黃金股以及黃金股ETF,這些看似相似的投資工具,其投資方式、風險收益也大不相同。

  有望上行至3100美元,這輪大漲有何不同?

  “黃金自古以來就是避險資產,但不同時期黃金價格上漲所反映的‘險’有所不同。”永贏黃金股ETF基金經理劉庭宇對第一財經分析稱,2025年,避險情緒主要來自美國關稅不確定性,以及未來全球地緣關系和美國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

  華夏基金認為,歷史上,每輪黃金大牛市的出現,均離不開黃金貨幣屬性走強。本輪牛市始于2019年,2019年8月美聯儲開始降息,海外央行寬松政策疊加國際地緣形勢日趨復雜,全球進入“去美元化”過程。

  從央行購金情況,也可看到“去美元化”進程加速。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全球央行連續三年凈購金量超1000噸,中國央行連續4個月增持黃金至2289.53噸。

  “還有一類長期資金的流入也不容忽視,”劉庭宇稱,隨著國內保險資金投資黃金開閘,預計參與黃金業務試點的保險資金投資黃金上限可達2000億元左右(規模與中國央行2022~2024年的購金總量接近)。

  但不容忽視的是,技術面上,3000美元/盎司被視為黃金市場的"心理天花板",短期快速上漲之后,多頭獲利了結風險積累,價格波動風險加大。

  南華期貨貴金屬新能源研究組負責人夏瑩瑩分析稱,短期看,隨著COMEX黃金主力合約即將進入交割月,黃金市場擠倉行情仍可能進一步發酵,并刺激黃金加速上漲,金價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關口后,或有望加速上行至3100美元區域。

  波動依舊劇烈,還能“上車”嗎?

  對于當前熱門的黃金投資,投資者面臨著多種選擇,大致可以分為大致分為實物黃金和金融產品。

  金融產品中,有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期貨合約、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現貨合約;A股、港股市場上的黃金股;公募基金產品中有黃金ETF、黃金股ETF以及上海金ETF。

  山金期貨首席分析師林振龍分析,相較于其他的投資標的,期貨是保證金交易,存在杠桿屬性,會放大損益的變化。同時,期貨也是雙向交易,對持有實物金的投資者來說可以做對沖。

  林振龍也提醒,黃金期貨加了杠桿,適合對行情趨勢有一定把握的個人投資者,今年金價波動可能大于去年,對于機構投資者以及產業鏈來說,黃金期貨期權也是風險管理的必要選擇。

  劉庭宇介紹稱,黃金ETF類資產的漲跌幅,與實物黃金接近,但流動性相對更好。近期隨著金價上行,國內外黃金ETF的持倉份額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呈現出持續增加的趨勢。其中北美地區黃金ETF2月流入約68億美元、實現了2020年7月以來最大單月流入量。

  對于黃金股ETF,劉庭宇稱,這類產品放大了黃金投資價值,金價上漲帶動礦產資源價值重估和探礦權升值,資源品的杠桿效應顯著提升金礦公司股價彈性。另外,黃金珠寶商迎來業績拐點和產品高端化的趨勢變革,有望為股價提供長期支撐。但也要注意風險也會同步放大。

  此外,對于實物金的投資,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武澤偉對第一財經分析稱,黃金緩漲或者橫盤是有利于刺激黃金消費,急漲和急跌都會提高消費者的觀望情緒。這輪黃金漲速較快,在短期內會抑制黃金消費。

  此外,武澤偉提示,投資者在購買實物金時,要明確購買目的,是為了投資保值還是收藏佩戴。其中金飾溢價要遠高于金幣、金條。另外,盡量去權威渠道購買并關注定價合理性,即使是同一種產品,不同渠道的購買價格也會不同,盡量避免在價格高位盲目購入。

來源:第一財經

編輯:郭晉嘉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