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15日電 (萬可義 熊思怡)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31省份2025年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2月份,全國CPI同比下降0.7%,環比下降0.2%。
具體到省份來看,中新經緯梳理發現,除了西藏CPI同比上漲0.1%以外,30省份均同比下降;1月“漲跌”省份則分別是27個、4個。
2月,北京、寧夏、廣東、江蘇、吉林、海南、河南、廣西、浙江、內蒙古、重慶、黑龍江、遼寧等13省份同比降幅大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寧夏、廣東、江蘇、吉林2月CPI同比下降均超1%,寧夏已連續12個月同比下降。
北大國民經濟研究中心分析稱,受傳統風俗影響,中國居民在春節前夕有辦年貨習慣,使得春節所在月居民消費需求大幅擴張,推動居民消費價格明顯上漲,次月居民消費減少價格回落。2025年春節在1月末,而2024年春節在2月中旬,使得2024年2月居民消費價格環比增速為2024年內高點,而2025年2月居民消費價格環比增速為2025年內低點,使得2月CPI同比增速大幅下滑。另外,暖冬天氣使得果蔬等食品供給充足,進一步抑制了CPI同比增速的上漲。
展望下階段物價走勢,機構普遍預計會溫和回升。
在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總監馮琳看來,伴隨春節錯期效應全面消退,3月物價走勢將主要受基本面驅動。參考月初以來高頻數據變化,以及當前消費市場供需平衡狀況,馮琳判斷3月CPI同比將回升至0.3%左右。
馮琳預計,在2025年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資金規模擴大1倍,后期以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增加優質商品和服務供給為核心,全面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帶動下,消費增速將明顯加快,進而在市場供需平衡方面推動物價水平溫和回升。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未來CPI可能會重新由負轉正。由于穩經濟增長的政策還在不斷落地,后續在投資和消費方面會進一步拉動消費品價格以及工業品價格的回升,從而推動物價溫和上漲。
華泰證券分析稱,隨著假期居民消費需求向商務出行及消費需求切換,高頻數據顯示3月以來酒店及機票價格環比有所企穩,疊加翹尾因素正常化,或有助于推動CPI價格改善,但通脹指標改善的持續性仍取決于國內財政政策能否持續發力,及地產周期能否企穩。(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