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13日電 (鄭藝佳)出差對北京白領李華(化名)而言是家常便飯,酒店已然成為她“第二個家”。不過,一些酒店的燈光亮度也讓她苦惱——天花板上的小LED燈像點點星光,閱讀燈燈光克制地籠罩床頭,燈帶比起照明更像裝飾,昏暗的客房也讓電腦屏幕顯得格外刺眼。
在小紅書等網絡平臺上,對于酒店燈光亮度的討論也屢見不鮮,歸根結底便是一句話——“酒店客房燈光為何這么暗?”
小紅書網友“吐槽”酒店燈光,還有人自帶臺燈。圖源:小紅書截圖
酒店燈不少
公開資料顯示,在愛迪生1879年發明白熾燈后,美國、英國部分酒店開始在19世紀80年代采用電燈照明。隨著技術的發展,鹵素燈泡白熾燈于20世紀90年代逐漸被熒光燈等光源替代。21世紀開始,LED燈逐漸大規模應用,加之伴隨LED燈發展起來的照明控制技術,讓酒店燈光系統走進了新時代。
按照通常設計,在居家生活或企業辦公時,房間和辦公室的主要光源來自頭頂的主燈——開關一按,來自主燈的光線便能充斥房間,營造明亮的環境,有些講究的燈光設計還能選擇不同的燈光亮度。中新經緯在歐普照明天貓官方旗艦店看到,該品牌臥室吸頂燈功率主要在24W至64W之間,其中24W適用于6-10平方米的房間。
與日常生活工作相反,目前不少酒店都摒棄了主燈設計。打開各酒店官網更為直觀——酒店官網均會展示客房照片。梳理后不難發現,從高端品牌如華爾道夫酒店、洲際酒店、JW萬豪酒店等,到中高端品牌如桔子水晶、亞朵以及部分經濟型酒店如漢庭、如家等,各個定位的酒店客房,不約而同地選擇不裝主燈,而以LED天花燈和嵌入式燈帶為主。
受訪者供圖
“以為客房天花板中間是主燈,結果定睛一看是煙霧探測器。”有近視人士“吐槽”。
與家庭臥室燈光相比,酒店客房單燈的功率并不算高。以五星級酒店燈光品牌商艾羅照明為例,該品牌客戶包括迪拜皇家亞特蘭蒂斯酒店、馬爾代夫華爾道夫酒店、新加坡洲際酒店等,參與海內外超過200個五星級酒店項目。
據官網信息,目前品牌主要提供的燈具類型包括嵌入式、導軌式、明裝式等,其中嵌入式LED天花燈功率多在1.2W—2.5W之間,部分在6W—50W之間;嵌入式硬燈條每米多在3W—25W之間。
艾羅照明官網截圖
在迪拜皇家亞特蘭蒂斯酒店項目中,艾羅照明提供的相關產品包括固定LED天花燈、可調凸嘴天花燈等多個產品,單燈功率多為1.2W/2.5W,光束角(燈具或光源發出的光線擴散范圍的角度)為15°到30°,位于窄光束(小于20°)和中等光束(20°至40°)之間。
中新經緯以消費者的身份走訪北京JW萬豪酒店時看到,酒店豪華大床房天花板共嵌有十余盞LED燈,客房內還有一盞閱讀燈、一盞落地燈和一盞辦公區臺燈,沒有安裝頂燈。房間內每盞燈光線均有明確指向,例如進門走廊邊陳列的藝術擺件專門由一盞射燈照亮,兩盞射燈照亮床頭,一盞射燈照亮墻角沙發等。盡管客房整體亮度不及平時居家頂燈,但依然能看清各處活動區域。
北京JW萬豪客房內部。中新經緯 攝
該酒店工作人員告訴中新經緯,出于客人休息考慮,酒店客房整體不會設計得特別明亮,房間各個關鍵區域由各處負責的小燈照亮,但并不清楚各盞燈的功率。若客人覺得亮度不夠,可致電前臺增加臺燈。
中新經緯也走訪了某本土中高端酒店品牌位于國貿附近的門店。相較于北京JW萬豪酒店,該酒店客房面積較小,燈具數量也相對更少,大床房天花板共安裝7盞LED燈,還有一盞臺燈和一盞閱讀燈。同樣,該客房的每盞燈也有明確指向,例如一盞燈照亮門口,一盞燈照亮墻角桌椅。該酒店客房燈光亮度較北京JW酒店更暗,但依然可以看清房內設施。
北京國貿某中高端酒店客房內部。中新經緯 攝
“相較于頂燈,以氛圍為主的燈光設計會更加時尚,更吸引年輕消費者。現在有頂燈的酒店很少見了,除非是特色酒店或國營酒店。”該酒店工作人員告訴中新經緯,“目前我們沒有接到過關于燈光亮度方面的投訴,如果客人覺得暗,酒店一般都會提供臺燈。”據該工作人員介紹,該酒店所有的燈光設備都是由品牌方供應的,燈光設計也是交給品牌方的設計師負責。
“消費者關于客房光線暗的投訴,其實也有酒店選擇方面的原因。酒店有不同的定位,有度假酒店,有商務酒店。度假酒店燈光首要的就是營造氛圍,不可能設計得非常明亮。所以消費者在訂酒店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酒店。”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酒店燈光分為目的物照明和泛光照明兩種。”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教授谷慧敏告訴中新經緯,“目的物照明通常是束光的形式,用于烘托氛圍感。泛光照明是指類似燈帶等范圍照明,通過柔和的光線實現舒適的視覺體驗。”
酒店目的物照明應用廣泛。谷慧敏舉例,當酒店客人需要伏案工作,辦公區的燈具會通過束光的形式僅照亮在這一小塊區域,對客房其他空間影響較小;當客人躺在床上的時候,閱讀燈就會只照亮床頭,保證房間其他區域是黑暗的;當想要展示或突出特定物體,例如藝術品時,也會通過目的物照明實現。
為何就沒一個明亮的主燈?
那么,為什么酒店客房要設計這樣復雜的燈光系統?
“高端酒店客房會比較強調入住客人情緒上的舒適與放松,柔和的低照度光線能降低視覺刺激,幫助客人營造出放松的氛圍。”設計導向型建筑事務所REDe Architects創始人金雷告訴中新經緯,“另外整體較低照度的光線環境(無主燈)可以更加強調出局部的功能性照明或氛圍光,將客人的視線引入到重點區域,空間也顯得更有層次,顯得更高級。最后,酒店客房是非常私密的區域,較暗的照明環境會增加客人的心理安全感和私密性。”
“無論是商務客人還是旅游客人,大部分的時間里,客人是不會待在客房里的。換言之,客房最重要的目的是供客人休息,因此燈光亮度無論何時都需要保持在一個便于讓人入睡的狀態。”谷慧敏說,“為了營造氛圍感,客房有些地方需要昏暗一點,有些地方需要明亮一些,一個頂燈難以實現全部功能。如果你在休息,肯定也不會希望有人突然打開頂燈把你驚醒。這就是客房中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燈,但整體看起來依然不亮的原因。”
此外,合理的燈光系統也可為酒店節約經營成本。谷慧敏介紹,部分酒店可以通過后臺直接調控從大堂到客房的燈光模式,可根據客房出租率、時間等數據精確控制亮度。另一方面,由于客房各盞燈不需要全部同時打開,加之單獨的燈光功率相對較低,因此能耗也相對更加節約。
據了解,高端酒店品牌往往會請專業燈光團隊設計照明系統。例如迪拜阿瑪尼酒店邀請了照明設計公司Fisher Marantz Stone,每間客房均由智能化調光系統控制,可根據一天內的不同時間和客人在房間內的不同位置,提供適合的光線照明。
據旅游酒店行業高級經濟師趙煥焱提供的數據,全球酒店室內設計通常占室內裝飾、裝修、陳設總造價的6%—12%,著名設計師和設計公司(提供的室內設計)甚至可達15%—18%。
“燈光設計是酒店提升顧客體驗特別重要的方面,經過精心設計的燈光系統可以精確照亮需要照亮的地方,但相對應的設計成本也會非常高昂,一般酒店是難以做到的。”谷慧敏說,“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酒店推出氛圍燈光,暗是暗了,但該亮的地方不亮,導致客人體驗不佳的原因。”
受訪者供圖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鄭藝佳:zhengyijia@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