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13日電 題:“文化出!闭蔑@中國品牌軟實力
作者 張國華 中國廣告協會會長
近日,中新經緯研究院與國家廣告研究院聯合發布報告《中國品牌出海十大案例》(以下簡稱《報告》),挖掘了2024年十大品牌出海案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品牌全球化進程加速,亮點集中涌現,出海模式與特征也發生顯著改變。
張國華(本人供圖)
中國企業出海的品牌價值彰顯,越來越受到全球消費者的認可。中國產品出海曾經主要以代加工為主,產品缺乏自身品牌價值,而在2024年品牌出海十大案例中,機電設備、電子產品、新能源汽車品牌出海成為新的熱點!秷蟾妗凤@示,比亞迪、吉利等頭部品牌通過技術創新與全球化布局,樹立了中國品牌的國際形象,其中,比亞迪以2024年全年425萬輛總銷量穩居2024年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量榜首,實現了從“中國品牌”到“全球領導者”的跨越;新松機器人與石頭科技通過技術研發、市場拓展與品牌建設,提升了全球聲譽,為全球智能設備發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文化品牌出海成為軟實力代表。2024年,中國自主研發游戲以“品質驅動”實現全球突破,《黑神話:悟空》成為中國首款在全球市場取得現象級成功的3A游戲。不但帶動了相關文創、文旅產品的熱度,也在全球市場上傳播了中國的游戲、文學、旅游文化。在海外市場,微短劇對大量網文IP進行改編或搬運國內短劇并進行本地化翻譯,受到歡迎,有助于中國文化向海外傳播。
近年來中國品牌集中在海外市場涌現,出現很多成功的案例,首先是因為中國擁有強大的制造業根基,為產品出海提供強大的供應鏈支持,產品設計、工藝、功能、服務都得到保障。同時,中國產品生產效率不斷提高,有助于降低產品的成本,使更多物美價廉的產品能夠走向全球。從《報告》案例提及的中國“三蹦子”在東南亞、中非等地區火熱銷售的現象,可以看出,中國制造業規模效應下,所生產的簡單實用、物美價廉的產品仍然在海外市場受到歡迎。此外,隨著中國軟實力的提升,許多海外消費者對中國文化產品從好奇到接受,從中國文化產品中共享了中國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巨大進步成果。
對于中國品牌未來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筆者認為,首要任務還是把好質量、服務關。產品質量、售后保障、服務態度都是品牌形象乃至中國品牌形象的一部分。中國品牌如今在海外的成果,是多年來積累的成果,十分不易,不能因為個別企業、個別產品事件毀掉中國品牌的信譽,必須把好產品的質量、服務關。
在營銷方面,企業應找到適應當地市場消費需求和文化特色的營銷方式和營銷策略。以品牌名稱為例,有的品牌名稱在海外市場采用直接音譯的方式,對于當地消費者來說,可能感到較難發音或有歧義,因此,結合當地的文化習慣采用雙品牌策略是更可行的方式。再以營銷方式為例,近年來中國品牌通過互聯網渠道進行品牌建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如歐洲等市場,消費者更易接受傳統的電視、報紙、廣播等形式。在品牌營銷內容方面,如“環!钡戎黝}可能更能引起歐洲消費者的情感共鳴。這些都提示著品牌國際化要懂得當地文化、當地語境、當地渠道、當地習慣,只以原有的品牌“話術”去開拓國際市場,可能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張芷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