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不卡免费精品视频-国产日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分享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準許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的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0120220005
中新經緯>>銀行>>正文

銀行加大力度轉讓個人不良貸款,透露出什么信號?

2025-03-12 07:46:14 澎湃新聞

  銀行加大力度轉讓個人不良貸款,透露出什么信號?

  澎湃新聞記者 林倩冰

  銀行業正加大力度轉讓個人不良貸款。

  據銀登中心,3月11日,平安銀行公告稱,擬通過銀登中心開展個人不良貸款(信用卡透支)轉讓業務未償本息總額約1.19億元,轉讓起始價700萬元。未償本金總額中含信用卡年費、刷卡手續費、取現手續費等相關費用。

  這只是近期頻繁的個人不良貸款轉讓業務中的一筆。澎湃新聞據銀登中心披露的公告不完全統計,僅2025年2月27日-3月11日,便有平安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總行及分支機構轉讓個人不良貸款項目?鄢匦聮炫频捻椖亢,涉及未償本息總額約112.13億元,其中因信用卡透支而產生的個人不良貸款約18.6億元,因個人消費及經營性貸款所產生的不良貸款約93.22億元。

  這一轉讓數額已高于去年整個一季度的數據,且因信用卡透支所產生的不良貸款資產包大幅增加。銀登中心發布的《2024 年一季度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業務統計》披露,2024年一季度,銀登中心批量個人業務不良貸款包括個人消費貸款30.3億元,個人經營類貸款7.5億元,信用卡透支5.3億元,合計43.1億元。

  對此,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對澎湃新聞分析稱,不良貸款轉讓金額增多、速度加快主要是因為,個人類不良貸款批量轉讓試點機構范圍擴大,更多銀行業金融機構獲得批量轉讓許可,從而通過批量轉讓來處置不良資產。同時,隨著理念的轉變,一些金融機構傾向于通過自身催收等方式來處置不良貸款,更多金融機構為了提高處置效率選擇進行批量轉讓。

  具體到信用卡透支所產生的不良貸款而言,董希淼表示,在經濟下行周期,部分借款人信用情況惡化,部分業務如信用卡業務不良資產有所增多,導致不良貸款批量轉讓的需求增加。

  澎湃新聞注意到,除個人不良貸款轉讓業務大幅增加外,該業務的轉讓起始價遠低于未償還本息總額。比如,平安銀行一個人不良貸款資產包未償還本息總額為4.04億元,轉讓起始價為1692萬元,較未償還本息總額折價95.81%;民生銀行一個人不良貸款資產包未償還本息總額2.36億元,轉讓起始價1890萬元,較未償還本息總額折價91.99%。

  澎湃新聞據銀登中心披露的數據計算,2月27日-3月11日披露的個人不良貸款資產轉讓起始價總額約為6.23億元,較其未償還本息總額折價94.44%。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院婁飛鵬對澎湃新聞分析稱,今年以來資產包的轉讓起始價低,除了銀行為穩定資產質量加大處置力度外,還有轉讓資產包中的不良貸款本身存在逾期時間長、回收難度大等因素。

  2022年12月,原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第二批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原試點機構范圍基礎上,將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以及注冊地位于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河南、廣東、甘肅的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中小銀行機構等納入試點機構范圍。

  此前,原銀保監會發文明確試點開展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和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首批參與試點的機構包括6家國有控股大型銀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等。

來源:澎湃新聞

編輯:張澍楠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