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不卡免费精品视频-国产日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分享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準許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的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0120220005
中新經緯>>原創>>正文

【財眼觀兩會】對話于清明代表:加快人工智能+適老型醫療器械創新

2025-03-07 18:38:07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3月7日電 (王玉玲)7日,中新經緯獲悉,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醫藥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國藥勵展展覽有限公司董事于清明提出多項建議,關注罕見病防治立法、加快人工智能+適老型醫療器械創新滿足居家智慧養老需求、通過“三醫”聯動強化醫療器械唯一標識實施與應用等。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醫藥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國藥勵展展覽有限公司董事于清明 受訪者供圖

  其中,就加快人工智能+適老型醫療器械創新滿足居家智慧養老需求,于清明提出五項建議,一是全鏈條支持適老型家用醫療器械、康復輔助設備產業創新。設立適老型醫療器械創新專項基金;對企業研發創新適老型醫療器械給予一定稅收優惠;加速產品審評審批,進行醫保擴容,將部分適老型產品納入醫保目錄;同時,在居家養老試點城市推廣智能護理機器人等應用,培育規模化市場。

  二是積極采用人工智能賦能適老型醫療器械創新迭代。加快研發AI +小型化、智能化、家庭化、可穿戴適老型醫療器械,如智能護理床、智能排泄輔助設備、智能自我檢測設備等,通過虛擬現實(VR)技術實現慢病患者居家運動功能重建。同時,研發輔助起坐、震動按摩、智能叫醒等居家養老輔助設備。強制要求產品符合一鍵報警、語音交互、字體放大、大屏顯示等適老化設計。

  三是實現家用醫療器械數據與社區、醫療衛生機構互聯互通,探索家庭醫生、子女聯網監護,實現居家健康監測與機構診療的有效銜接,提升居家養老照護的安全性。

  四是積極拓展縣域市場,優化服務體系,解決老年人“不會用、用不起、用不好”的痛點。

  五是加強產品質量監管,完善風險防控機制。

  于清明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采用人工智能賦能家用醫療器械、康復輔助用具產業,助力居家養老、智慧養老,將可能帶來巨大的消費市場。不少企業積極迎接銀發經濟,開始布局家用醫療器械、康復輔具器械賽道。但是,現有家用醫療器械在適老化設計、市場可及性、服務保障性等方面存在一些痛點和不足,甚至導致老年人“不會用、用不起、用不好”的現象。

  于清明分析稱,傳統產品(如血糖儀、制氧機)同質化嚴重,智能化、便攜化、適老化設計不足;有的智能醫療設備界面操作復雜、界面不友好(如字體小、觸屏不靈敏),對老年人使用門檻較高;針對失能老人的智能護理床、防褥瘡設備等研發供給不足。

  此外,于清明提到,家用呼吸機等中高端設備價格較高,醫保覆蓋有限,低收入人群難以負擔。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及農村渠道覆蓋薄弱,且售后服務體系不完善。在數據協同性上,很多居家醫療設備未能有效接入社區健康管理體系,無法與社區、醫療機構實現數據實時互聯互通。

  “為了更好、更快地滿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長的美好晚年生活期盼,應該積極借助人工智能(AI)、移動互聯、機器人、大數據等技術賦能醫療器械創新,精準填補適老型家用醫療器械和康復輔助設備的市場缺口、產品短板,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于清明說道。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李中元

來源:中新經緯

編輯:付健青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未經過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