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化周期僅7個月?深圳新房市場加速修復,但“庫存告急”說法存疑
財聯社3月6日訊(記者 王海春)關于深圳新房市場去化周期縮短至7個月的數據,引發了市場對于當地樓市是否見底,并可能出現上揚的討論。
近日有機構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深圳一手預售住宅庫存量為30385套,去化周期從去年高峰的26個月,降至7個月,新房“庫存告急”。
“新房去化周期是觀察一個城市市場動態供求關系的參考指標,業內會根據該指標來了解一個城市當前階段的市場狀況。去化周期超過18個月即超過‘警戒線’,12個月以內是相對比較理解的狀態,而6個月以內,顯示出供求關系較為緊張,可能會出現房價上揚。”克而瑞研究中心總經理林波向記者表示。
那么,去庫存周期僅7個月,是否意味著深圳樓市已經見底,并可能出現上揚行情?對此,多位受訪分析人士告訴記者,該數據或受到數據模型、階段性供應減少等季節性因素影響,未必充分反映出深圳市場全貌。
記者聯系數據發布方以及多家第三方機構人士發現,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與數據口徑及計算方法,有一定關系。
分析師指出,房地產庫存周期的計算公式為:庫存去化周期=當前庫存量/平均銷售量。從公式本身來看,庫存量及平均銷售量的數值變動,即分子、分母的變動,均可對去化周期數值產生影響。
從庫存量來看,據廣東政務服務網|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臺披露的數據,截至2025年2月,深圳月末可售新建商品房套數為30385套,月末可售面積為3184756平方米。
“目前深圳的待售新房規模,仍然較大。一是在售的房源比較充裕,2月份深圳可售住宅面積超過318萬平方米,如果加上別墅以及公寓等類住宅房源,體量就更大了。二是2月恰適春節期間,很多項目并沒有在此期間上市,季節性因素使用得2月新增供應量大幅度減少。”深圳58安居客分析師吳春薇表示。
對此,深圳中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鄒少偉也指出,從商品房上市規模來看,深圳2月項目入市數量顯著減少。據深圳中原統計,今年2月深圳僅有3個住宅項目獲批,批售面積9.6萬平方米,環比下降68.5%;當月深圳只有1個住宅項目入市,推售面積7.8萬平方米,環比下降73%,入市面積大幅度減少。
從平均銷售量情況來看,據了解,發布去庫存周期僅7個月的機構,是以近6個月的平均月度銷售面積為計算口徑,而多位分析師告訴記者,行業去庫存周期一般以近12個月數據為基準。
“去年四季度以來,深圳成交量上升,按近半年成交數據錄入去庫存計算公式,數值表現的確不會很差。但如果以近一年成交數據為基準,呈現的數據可能會有所不同。”深圳一家房產機構分析師告訴記者。
據克而瑞數據,今年2月深圳一手住宅(含普宅、別墅)庫存約去化周期約12.9個月,環比上月縮短0.9個月。
另據中指院數據,今年2月,深圳新房(含住宅在內所有物業類型)可售面積約617.09萬平方米,庫存去化周期為14.92個月。
林波告訴記者,與其他城市相似,深圳市場也存在區域分化的現象。分不同區城來看,熱點區域后線庫存不足,寶安、光明、龍華去化周期均低于10個月,南山12個月左右,庫存積壓主要在坪山、大鵬、深汕等外圍區域,去化仍面臨一定壓力。
鄒少偉介紹,深圳新房去化周期連續六個月呈回落態勢,但按實時市場,受春節假期影響,深圳2月上半月市場較為低迷;下半月二手市場逐步恢復,成交快速回暖,恢復至節前正常時期水平。
“從我們觀察到的一線市場狀況,除市中心核心區域優質新建住宅房源比較緊俏,遠郊地區的項目,去化情況仍然不理想。而且,預計三月份會有十幾個項目入市,供應量將大幅度增加。因此,綜合來看,深圳市場新房并沒有到所謂庫存告急的程度。”吳春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其進一步表示,當前的成交量,很大程度是以價換量的結果。雖然一些項目折扣率有所減少,但這些收回折拍的主要是位置不錯、品質較好的項目,多數項目仍然需要用較低的價格來吸引買家入市。而二月份新房、二手房價格并未止跌,當前市場的主流,仍是“以價換量”。
市場價格方面,據中指院監測數據,2025年2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平均價格同比下跌0.33%,環比下跌0.03%,樣本平均價格52652元/平方米。
二手房市場價格,也處于調整狀態。中指院數據顯示,今年2月,深圳二手住宅價格指數同比下跌3.45%,環比下跌0.13%,樣本平均價格67672元/平方米。
“應該說,深圳去年出臺樓市利好政策后,庫存量確實出現大幅度下降,市場修復很快。但市場得到修復,并不意味著即將出現反轉。按當前的庫存量及新房成交行情,深圳市場遠未到庫存告急、供不應求的狀態。”林波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