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6日電 題:債市科技板可避免“短債長投”的期限錯配風險
作者 明明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證監會、科技部等部門,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科技板”,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等三類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豐富科技創新債券產品體系。
債券市場“科技板”的推出,標志著我國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進入新階段。從支持科創債發行到創設債券科技板,建立多層次債券產品體系將更進一步,精準匹配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為實體經濟注入更強創新動能。
科技板的推出,預計將對科技創新企業產生深遠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拓寬融資渠道,緩解資金壓力,科技板通過支持金融機構、科技企業及私募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為不同生命周期的企業提供定制化融資方案。例如,對于早期初創企業,頭部私募機構可通過發行長期債券引導資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解決種子期和初創期企業因高風險難以獲得傳統融資的問題,對于成長期與成熟期企業,可直接在科技板發行中長期債券用于研發投入、并購重組等,彌補傳統股權融資周期短、成本高的短板。
第二,降低融資成本,優化融資結構。科技板通過創新債券發行交易制度(如信用增級、風險緩釋工具),能夠降低科創企業發債門檻和成本,吸引更多市場化資金參與。
第三,提升企業信用與市場關注度,通過債券發行,科創企業可逐步建立公開市場信用記錄,提升信用評級,為后續融資創造有利條件。此外,科技板聚焦“硬科技”屬性,符合國家戰略導向,能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關注,形成良性資金循環。
第四,促進長期投資與研發投入。科技板鼓勵發行長期限債券,與科技研發周期長的特點相契合,避免“短債長投”的期限錯配風險,再結合技術改造再貸款等工具,形成“債券融資+信貸支持+股權投資”的全鏈條服務體系,推動企業持續創新。
總的來說,科技板的設立不僅是融資工具的創新,更是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的關鍵突破。通過多元化債券產品、政策激勵與市場化機制的結合,有望系統性緩解科技企業融資難題,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地。(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